“陳進,這個是上蓋板的不合格單,你還有沒有上蓋板?”
“我的天,我上午才給你們上線了30塊上蓋板,你下午又打了10塊不合格,這不合格數量也太多了吧?,F在這種物料沒有了。估計上游部門還沒有做出來呢,今天大概不會再來了?!?/span>
“那怎么辦呢?這個產品是客戶急需要,沒有物料你叫我怎么入庫交貨呢?”
這是2個月前經常出現的一幕。我現在負責的是一種新產品的備料任務。新產品時間緊,客戶需求迫切,所以物料需求量很大。該產品對于外觀的要求非常高,所以不管是生產線還是我們庫房,對于該產品的物料收發都是小心翼翼。該產品左右各有一塊上蓋板,盡管我們一再小心,可是每批次上游來料送到生產線后,生產線在使用前的檢查中還是會挑出很多不合格品。物料被打不合格,就意味著該物料會被送去返工處理,這樣上游部門很多工作就白做了,浪費了人力物力不說,更重要的這種物料形狀有一個大圓弧,極不規則,加工難度較大,加上鈑金人員緊張,本來產量就不高,加上還有很多物料不合格,導致生產線總是為這幾種物料缺料發愁,嚴重的影響了產品的交付。
這一幕引起了總裝部領導的高度重視,現在這種產品的客戶是公司的重點客戶,產品的如期交付與否直接關系到客戶對我們滿意度好壞。該物料不合格率居高不下不解決,就無法按時完成交付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該物料如此之高的不合格率呢?
總裝部領導對不合格物料進行了匯總分析后,發現這些不合格物料絕大部分都是因為表面有輕微的碰擦傷痕,這些傷痕不像是上游工序生產時造成的。是什么原因導致物料配送到生產線后會發現產品表面有傷痕呢?難道是物料在入庫轉運過程中沒有做好過程防護?仔細查看了入庫的該種物料后我們發現,由于物料體積大且形狀不規則,入庫時物料都是平放在塑料托盤上,一層層碼放在一起,每層物料之間用氣泡袋簡單隔離保護。盡管如此,由于物料上有很多突起的螺釘,還是容易扎破氣泡袋劃傷物料表面。這下可難辦了,難道要在物料之間加多層氣泡袋?但是由于氣泡袋摩擦力小,物料容易滑動,在裝運物料時容易倒塌,這樣風險反而更大。而且每次來料作為庫管的我都要對它們一一點數,不規則的物料層層碼放,點數時我要把物料一一搬起點數,如果再加上多層氣泡袋,點數難度幾何倍數上升。這可怎么辦,有沒有兩全齊美的方法呢?
焦點就在于物料的碼放上,如果物料碼放既整齊又不被劃傷,這樣不就解決問題了嗎?怎么才能碼放好呢?在總裝部領導的共同努力下,總裝部生產主管吳勝橋經過多次摸索、反復改進,設計了一種專門存放這種特殊物料的支撐架,這種支撐架有1米多高,遠遠看去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蝴蝶,這只“蝴蝶”有多對“翅膀”,物料就擺放在這些“翅膀”上,“翅膀”的間距只比物料高幾公分,這樣即方便物料取放又能節省空間,每個支撐架由于層次分明,我點起數來又快又準,大大節省了我清點的時間和搬運的體力?!俺岚颉北旧硎撬芰?,只有與架體的連接部分是金屬,只要把金屬部分用膠帶包裹住,物料就怎么都不會被劃傷了。架體下面還有4個萬向輪,轉運起來推著就走,十分方便。
經這2個多月的實際使用,該物料的不合格率大幅度下降,由原來30%左右下降到現在的不到5%,效果顯著,更是大大減輕了上游部門的負擔,上游部門的抱怨明顯少了。不合格物料減少,按期交付給客戶的成品逐漸增多,再也沒有收到客戶對交期延誤的抱怨了。同時這個可以在噴涂完成后直接上架去進行絲印,絲印完成后就直接上架交接給我們裝配,而我們在生產中可以直接將裝有物料的支撐架擺放到裝配現場,員工在裝配時可以直接從架子上取下物料進行裝配,減少了員工來回奔走取料的工時,提高了裝配工作效率。
為了確保按期交付,確??蛻魸M意,總裝部想方設法做出的改進還有很多很多,如:新淋水檢測臺的建立、各種工裝,各種裝配設備、工具的投入使用,各種裝配優化,總裝部一直秉承小、實、活、新的QC理念,以小創新、大改善的目標不斷提升,我們始終相信在如今的市場中,只有讓客戶滿意,留下客戶,公司才能生存壯大。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,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,我們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,發展壯大。